中央第五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向自治区转办第二十一批信访件

4月15日11时,中央第五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向新疆转办第二十一批信访件81件(来电53件、来信28件)。其中,自治区72件,新疆生产建设兵团9件。第二十一批转办自治区的信访件涉及9个地州市,分别为:乌鲁木齐市27件,哈密市8件,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塔城地区和昌吉回族自治州各7件,喀什地区6件,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5件,阿勒泰地区3件,克拉玛依市2件。按照污染类型分类,自治区受理的72件信访件中,涉及大气、其他、土壤、噪声污染类型较多,分别占环境问题总数的27.8%、16.7%、15.3%、15.3%。

中央第五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转办自治区第1—11批信访件办结264件

记者从自治区保障第二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协调联络工作组获悉:截至4月15日,中央第五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转办自治区第1—11批418件(不含兵团)信访件,已办结264件,阶段性办结150件,未办结4件。

阿克苏:清理固体废物 打造绿色企业

“以前,自己环保意识淡薄,填埋了一些固体废物。今后,我一定严守环保安全红线,全力打造绿色企业。”4月9日,阿拉尔市润疆塑业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蔡忠仁看着厂区院内基本平整完毕的固体废物填埋坑,终于松了口气。

中央第五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向自治区转办第十二批信访件

4月6日10时,中央第五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向新疆转办第十二批信访件58件(来电48件、来信10件)。其中,自治区49件,新疆生产建设兵团9件。

中央第五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转办自治区第1-3批信访件办结49件

记者从自治区保障第二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协调联络工作组获悉: 截至4月6日,中央第五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转办自治区第1-3批69件(不含兵团)信访件,已办结49件,阶段性办结20件。

典型案例丨新疆玛纳斯河流域水资源管理不力 部分生态功能区退化严重

2022年3月,中央第五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督察新疆发现,玛纳斯河水资源违规分配,流域违法取水问题多发,挤占生态用水,流向生态功能区的河道长期断流,导致部分生态功能区退化严重。

中央第五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转办自治区第1—2批信访件办结32件

记者从自治区保障第二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协调联络工作组获悉:截至4月5日,中央第五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转办自治区第1-2批45件(不含兵团)信访件,已办结32件,阶段性办结13件。

中央第五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向自治区转办第十一批信访件

4月5日10时,中央第五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向新疆转办第十一批信访件47件(来电39件、来信8件)。其中,自治区36件,新疆生产建设兵团11件。

中央第五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转办自治区首批信访件13件办结

记者从自治区保障第二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协调联络工作组获悉:截至4月3日,中央第五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向自治区转办的第一批18件信访件(不含兵团)已办结13件,阶段性办结5件。

中央第五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向自治区转办第十批信访件

4月4日10时,中央第五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向新疆转办第十批信访件45件(来电37件、来信8件)。其中,自治区38件,新疆生产建设兵团7件。第十批转办自治区的信访件涉及8个地州市,分别为:乌鲁木齐市20件,昌吉回族自治州5件,伊犁哈萨克自治州4件,阿克苏地区3件,哈密市和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各2件,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和克拉玛依市各1件。按照污染类型分类,自治区受理的38件信访件中,涉及大气、生态和水污染类型较多,分别占环境问题总数的31.6%、21.1%、18.4%。

渠通了 心不“堵”了

“渠道淤泥清理了,两旁树枝杂草还在清理,我们期待着小水沟能大变样。”4月2日,伊宁市南岸新区伊河小区居民肖国贤看着忙碌的清淤现场表示,今后会积极参与环境保护行动,共同守护居住的家园。 3月27日,有群众向中央第五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反映,伊宁市奶牛场二连队幼儿园北侧有条水沟异味较大,影响了周边居民正常生活。

中央第五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向自治区转办第九批信访件

第九批转办自治区的信访件涉及12个地州市,分别为:乌鲁木齐市21件,哈密市8件,昌吉回族自治州6件,伊犁哈萨克自治州5件,阿勒泰地区、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塔城地区、和田地区、阿克苏地区和喀什地区各2件,吐鲁番市和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均为1件。按照污染类型分类,自治区受理的54件信访件中,涉及生态、大气和其他污染类型较多,分别占环境问题总数的33.3%、25.9%、14.8%。

全力推动问题整改到位出实效

截至4月1日,中央第五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转办新疆七批共计294件信访件。我区各地州市扎实推动信访件反映问题整改落实,做到问题不回避、短板不遮掩、责任不推脱,及时回应、切实解决,不断提升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态环境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中央第五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向自治区转办第八批信访件

第八批转办自治区的信访件涉及11个地州市,分别为:乌鲁木齐市28件,昌吉回族自治州6件,吐鲁番市3件,伊犁哈萨克自治州、阿勒泰地区、塔城地区、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阿克苏地区和喀什地区各2件,哈密市和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均为1件。按照污染类型分类,自治区受理的51件信访件中,涉及大气、生态和其他污染类型较多,分别占环境问题总数的31.4%、27.5%、15.7%。

中央第五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向自治区转办第七批信访件

4月1日10时,中央第五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向新疆转办第七批信访件62件(来电49件、来信13件)。其中,自治区53件,新疆生产建设兵团9件。据了解,第七批转办自治区的信访件涉及12个地州市,分别为:乌鲁木齐市25件,哈密市8件,昌吉回族自治州6件,塔城地区3件,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和田地区和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各2件,阿克苏地区、喀什地区、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吐鲁番市和阿勒泰地区均为1件。按照污染类型分类,自治区受理的53件信访举报中,涉及大气、生态和其他污染类型较多,分别占环境问题总数的30.2%、20.8%、18.9%。

我区各地切实抓紧抓好问题整改落实

截至3月31日,中央第五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转办新疆六批信访件共计232件,其中自治区受理186件信访件。各地州市接到转办信访件后,以高度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把解决好群众反映的各类生态环境问题作为当前的重大政治任务,切实抓紧抓好,全面推动问题整改彻底到位。

把工作做在督察前

日前,第二轮第六批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全面启动,5个督察组分别对河北、江苏、内蒙古、西藏、新疆5个省(区)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开展督察。据报道,各地各部门对督察组反馈的问题立行立改,一些困扰群众生产生活的生态环境问题得以迅速解决。在为各地整改效率点赞的同时,也有人质疑:群众反映的问题中有不少是已经存在了一段时间,却迟迟没有解决的,为什么督察组一来,这些问题就立竿见影得到解决。这些工作,能不能积极主动地做在督察组到来之前呢?

中央第五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向自治区转办第六批信访件

3月31日10时,中央第五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向新疆转办第六批信访件61件(来电40件、来信21件)。其中,自治区55件,新疆生产建设兵团6件。   第六批转办信访件涉及13个地州市,分别为:乌鲁木齐市29件,昌吉回族自治州7件,喀什地区4件,哈密市3件,伊犁哈萨克自治州、阿克苏地区和塔城地区各2件,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克拉玛依市、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和田地区、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和吐鲁番市均为1件。按照污染类型分类,自治区受理的55件信访件中,涉及大气、生态、水、土壤和噪声污染类型较多,分别占环境问题总数的25.5%、18.2%、16.4%、16.4%和16.4%。

中央第五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向自治区转办第五批信访件

3月30日10时,中央第五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向新疆转办第五批信访件58件(来电48件、来信10件)。其中,自治区45件,新疆生产建设兵团13件。据介绍,第五批信访件涉及10个地州市,分别为:乌鲁木齐市22件、哈密市5件、昌吉回族自治州4件、喀什地区3件、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3件、伊犁哈萨克自治州2件、阿勒泰地区2件、阿克苏地区2件、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1件、克拉玛依市1件。按照污染类型分类,自治区受理的45件信访件中,涉及大气、生态、噪声、其他污染类型较多,分别占环境问题总数的26.7%、26.7%、15.6%、15.6%。

中央第五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向自治区转办第四批信访件

3月29日10时,中央第五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向新疆转办第四批信访件26件(来电24件、来信2件),其中:自治区17件,新疆生产建设兵团9件。截至目前,中央第五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转办新疆四批共计113件信访件。其中,自治区86件,新疆生产建设兵团27件。自治区受理的信访件均已按程序全部交至相关地州市办理。

【专题信息】编辑:姜岚;网页设计:赵静;网页制作:时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