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三坊七巷:保护历史文化街区与发展城市旅游实现双赢

2009年,三坊七巷历史文化街区获得文化部、国家文物局批准的“中国十大历史文化名街”荣誉称号。如今,三坊七巷在加强对历史遗迹的保护和修复的同时,不断推动旅游业的发展。   [详细]

连家船民的华丽转身:从“破船破网”到安居乐业

福安市溪邳村地处闽东东南沿海的盐田港畔,依山面海,是福安市连家船民聚集的纯渔业村。连家船民以船为家,捕鱼运货为业,常年漂泊江海,居无定所。   [详细]

外国记者与网红眼中的福建:开放多元 未来定会更繁荣

28日,在福建之行的最后一天,全程参与此次活动的两名外籍记者和两名外籍网络名人分享了他们此行的感受。其中,“绿色”、“开放”、“多元”、“包容”、“繁盛”成为了他们描述福建的关键词。   [详细]

泉州蟳埔村:小渔村里的“大文化”

福建蟳埔村坐落于古代海上丝绸之路起点泉州港的北岸,曾经见证了无数商船的繁忙往来。航船满载中国货物运往各国,返程时留下的压舱物——蚝壳也开启了一段新的旅程。   [详细]

防风固沙生态林:“刀郎儿女”守卫绿色家园

随着生态林规模的不断扩大,一道大型的生态屏障矗立在麦盖提县绿洲和塔克拉玛干沙漠之间,风沙向绿洲侵蚀的势头得到了有效遏制。麦盖提县作为新疆“刀郎文化”的发祥地,也变得更加干净靓丽,风沙等自然灾害造成的不利影响也大幅度减弱,群众的幸福生活指数不断提升。   [详细]

新疆麦盖提县在沙漠中筑起一道绿色生态屏障

“沙漠绿洲”矗立在麦盖提城区和塔克拉玛干沙漠之间,风沙向城区侵蚀的势头得到有效遏制,城区变得更加干净靓丽,风沙给民众生活造成的不利影响也已经大幅度减弱。   [详细]

喀什古城:丝路古道千年遗韵 古城文化焕发新活力

喀什古城宛如一位慈祥的长者,在每一条小巷的砖石上,在每一扇颜色艳丽的门窗上,在每一块精致的墙砖上,记载着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希冀。来到喀什古城,总有一个角落会让你流连忘返,再一次来,还会给你新的惊喜。   [详细]

一户一门店 喀什古城旧貌换新颜焕发新活力

近年来,喀什市贯彻“旅游兴疆”战略,把发展旅游作为新发展理念,推动旅游业大发展,鼓励居民利用自家房屋经商,解决了以往维吾尔族妇女在家照顾老人、小孩而无法外出就业的难题。现如今,喀什古城景区居民通过自主经营等形式就近就地就业,真正实现了“人人有事干、月月有收入”,千年喀什古城正焕发全新的活力。   [详细]

红枣树:百姓发家致富的“发财树”

新疆麦盖提县富有“红枣之都”之称,得力于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该地盛产品质上乘的红枣。其中央塔克乡耕地面积16.9万亩,有12.2万亩的优质红枣。户均红枣面积13亩,仅红枣一项收入就占到农民总收入的70%以上,可以说红枣树就是老百姓发家致富的“发财树”!   [详细]

麦盖提县:乡村振兴大发展 防沙固林双收益

随着生态林规模的不断扩大,一道大型的生态屏障矗立在麦盖提县绿洲和塔克拉玛干沙漠之间,风沙向绿洲侵蚀的势头得到了有效遏制,城市和村庄变得更加干净靓丽。在生态林建设过程中,麦盖提县还把生态林管护同就业相结合。通过乡村振兴,带动产业发展。通过防风固沙,提升沙产业经济。今日麦盖提县人民的幸福指数不断攀升。   [详细]

遇见最美喀什 外国博主们现场跳起了新疆舞

俗话说“不到喀什游不算到新疆,不到古城游不算到喀什”,而喀什古城每天的开城仪式也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线。5月19日恰逢中国旅游日,喀什古城游客激增。在观看开城仪式的表演时,大家兴致高昂。   [详细]

“中国有约 A Date with China”2021年国际媒体主题采访分享会举办 线路一圆满结束

活动举办以来,各位外籍驻华记者与网络名人积极通过他们的文字报道和视频作品,向全球介绍了陕西省、湖北省、贵州省、广西壮族自治区在脱贫攻坚、美丽乡村、新技术发展等方面的发展成就。   [详细]

大数据为“中国数谷”带来无限“黔景”

作为中国南方数据中心示范基地,贵州省有23个投入运营及在建的重点数据中心,400万台规划服务器。因此,贵州也被称为“中国数谷”和“中国机房”。   [详细]

产业盘活土地 四季花开不败

从产业崩塌到产业兴旺,贫瘠荒弃的土地盛放出美丽动人的花海,破败空置的房屋重新住进了来来往往的人;从“三乡模式”到“杜堂模式”,土地要活起来,农民的日子才会富起来。   [详细]

企业兴乡、市民下乡、能人回乡 武汉杜堂村这样实现乡村振兴

随着木兰花乡景区的发展,杜堂村有越来越多的“能人”选择了回到家乡创业就业。记者了解到,这些“能人”中还有一位从湖南返乡的大学生。回到杜堂村后,这位大学生做起了农村电商,在线上推广当地村民自己种的蔬菜、水果等农产品,在帮助村民销售农产品的同时,自己也能凭借服务费获得收入,实现共赢。   [详细]

湖北武汉|农夫、山泉、有点田:用旅游推动乡村振兴,让农村更像农村

2017年,杜堂村和附近的其他三个村子被开发成旅游景区。此后,村民的闲置空屋改造成了民宿、农家乐、商业街、文创街等,最大限度地保留了乡村魅力的同时,盘活了农村资源。 “杜堂村开发成景区,不是荒废农业和萧条村庄来另搞所谓的现代产业和现代村庄,而是立足农业农村,盘活农业耕地和农村房屋,让农村村庄更像农村。”介绍景区的经验做法时,杜堂村第一书记葛天才说。   [详细]

文商旅有机结合 武汉浴火重生释放创新能量

武汉,这座曾因新冠肺炎疫情而按下暂停键的城市,在“重启”之后,旅游市场持续回暖。在各方的努力下,武汉的旅游业持续复苏。疫情过后,楚河汉街释放创新能量,不断调整应变,共开展(含承办)文化活动13档,其中重大活动有:万达消费券、仲夏消费季、闪耀武汉之夜、杜莎夫人蜡像馆江疏影蜡像揭幕、武汉之夏街头音乐会、武汉啤酒节、网络购物节等。   [详细]

“中国有约”湖北首站来到黄鹤楼,打快板说武汉风情,记者们直呼“有才”

黄鹤楼解说员杨俏和小伙伴一起娴熟地打着快板,落落大方地介绍着武汉的风俗民情和城市建设。2021年中国有约 A Date with China 主题采访国际传播活动,由来自中央新闻网站、外媒、部分省内重点新闻网站记者组成报道团,聚焦“疫后重振看湖北”主题,湖北第一站来到了武汉黄鹤楼。   [详细]

中欧班列长安号:打通中欧物资“补给线” 开启丝路经贸“新气象”

据官方数据显示,2020年,中欧班列长安号再次实现了高质量发展和跨越式增长,全年共开行3720列,同比增长1.7倍,运送货物总重281.1万吨,是上年的1.6倍,有超过8万吨防疫物资运抵欧洲,为国际防疫合作提供了有力支持。   [详细]

陕西省富平县:干“柿”业发“羊”财 建设美丽乡村

富平是全国规模最大、品质最优、科技实力最强、品牌最响亮的柿子生产基地县。目前,富平全县尖柿栽植面积36万亩,年产鲜柿25万吨,加工柿饼6万吨,年产值40亿元。据了解,富平县柿子产业从业人数达12万,占全县农业人口的20%。近三年来,尖柿产业拉动固定资产投入近10亿元,有力地促进了农民增收,为富平县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做出了突出贡献。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