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人啊!救救孩子!”2021年1月4日中午,一名儿童掉入喀什大学校内人工湖的冰窟,拉齐尼·巴依卡奋不顾身,踏上冰面,施以援手。
就在他快要拉住孩子的瞬间,冰面破碎。拉齐尼·巴依卡掉入刺骨的湖水。他用冻僵的身体和所有的气力托起孩子,坚持了漫长的十分钟……
最终孩子获救,他却不幸牺牲,年仅41岁。
“我一闭上眼,耳边就回响起拉齐尼的声音,他一边用胳膊和手往上托孩子,一边呼喊着:孩子,救孩子!”1月6日,与拉齐尼一起救人的伊宁县英塔木镇托万克温村党支部书记木沙江·努尔墩说。
“拉齐尼心疼掉进冰窟里的孩子,丝毫没有迟疑就去救人。在他生命的最后时刻,他还瞪大眼睛,喊着孩子、救孩子,整个冰湖上都回荡着他的声音,他是真正的英雄。”麦麦提哭着说。
拉齐尼·巴依卡同志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工作重要论述的忠诚践行者,是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的坚定推动者,是爱国戍边的“帕米尔雄鹰”。他爱国护边的执着坚守、推动民族团结进步的扎实工作、舍己救人的英雄壮举,生动践行了新时代共产党员的初心使命,充分彰显了全国人大代表忠诚履职的责任担当,鲜明体现了退役军人忠诚奉献的真挚情怀。为宣传褒扬他的先进事迹和崇高精神,中共中央宣传部决定,追授拉齐尼·巴依卡同志“时代楷模”称号。
头戴一顶塔吉克族特色毡帽,被高原紫外线晒黑的脸上总是露着憨厚的笑容。话很少,两只明亮的眼睛透出的是坚毅与执着。这是拉齐尼·巴依卡生前留给人们的印象。这位塔吉克族第三代护边员,全国人大代表,去年刚刚获得全国劳动模范称号,却在1月5日因为救助落水儿童永远闭上了他那明亮的双眼。[详细]
“等孩子出院,我要带他去祭拜救命恩人拉齐尼,以后每一年,我都会带他去,告诉他是谁给了他第二次生命。”2021年1月6日,在喀什地区第一人民医院,被拉齐尼·巴依卡救起的5岁男童的父亲刘发福说。[详细]
时至今日,与拉齐尼·巴依卡一起勇救落水儿童的木沙江·努尔墩依然无法相信,一周前还与自己一同吃住、学习的好大哥,就这么走了。“‘救孩子!先救孩子!’这是他生前留下的最后一句话。”木沙江·努尔墩喃喃道,“短短十多分钟,却感觉那样漫长,充满惊心动魄。”[详细]
1月5日上午,冬日暖阳还未照耀到连绵的雪山,位于山谷之间的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提孜那甫乡提孜那甫村,寒意刺骨。拉齐尼·巴依卡的遗体告别仪式在村里举行。人们默然肃立,静静送他最后一程。悲伤和不舍,萦绕在每个人的心头。蓝天、白云、雪山、牦牛……在这片高原净土之上,拉齐尼·巴依卡纯洁而来,高尚而归。[详细]
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坐落在连绵起伏的帕米尔高原。大山深处,分布着很多通往边境的山口,这些山口是护边巡逻的重点区域,也是拉齐尼·巴依卡生前最牵挂的地方。16年来,他以钢铁般的意志,日夜行走在冰峰雪岭间,成了一名不穿军装的战士,守卫着这片净土。英雄长眠,正气永存。雪山为证。[详细]
1月29日,记者从退役军人事务部门了解到,自治区人民政府评定拉齐尼·巴依卡同志为烈士,烈士及遗属相关抚恤工作正在按照程序申请办理。 2021年1月4日,41岁的拉齐尼·巴依卡在喀什跳入冰窟救一名落水儿童,在众人合力下,儿童成功获救,而拉齐尼·巴依卡却英勇牺牲。[详细]
白雪纷飞,诉不尽对英雄的痛惜与思念。1月4日,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全国劳动模范拉齐尼·巴依卡为救落水儿童献出宝贵生命。令人悲痛的消息传来,大家纷纷在网上留言“英雄一路走好”“用生命守护生命”“雄鹰远去,英魂长存”……以发自肺腑的话语痛悼“帕米尔雄鹰”的逝去。[详细]
他的朋友圈永远停在了2020年12月11日。“南湖红色的光照亮帕米尔高原,在晨曦中,我祖父凯力迪别克露出笑颜。他对祖国安危怀着一颗雄鹰般警惕的心,他视巡边为自己义不容辞的职责和担当……祖父和父亲的精神鼓舞着我雄鹰般飞翔,我以钢铁般的意志,日夜巡逻在冰峰雪岭间。”这是拉齐尼创作的诗歌《南湖》,也是他在朋友圈发布的最后一条动态。[详细]
“这套马鞍终于完成,交到你手中,我也能安心睡个好觉了。”1月4日,热非·阿克巴义将一套能用在牦牛背上的马鞍交到了“时代楷模”拉齐尼·巴依卡的父亲巴依卡·凯力迪别克老人手中,这是拉齐尼生前为了方便边防战士学骑牦牛特别定制的。[详细]
2021年1月6日,喀什市委政法委对拉齐尼 · 巴依卡等6人的见义勇为事迹向社会予以公示,拟授予拉齐尼 · 巴依卡等6人“喀什市见义勇为先进群体”,拟授予拉齐尼 · 巴依卡个人“见义勇为先进个人”称号。[详细]
“获评自治区道德模范,我感到非常光荣。”2月20日,伊宁县英塔木镇党委委员、托万克温村党支部书记木沙江·努尔墩说,“我将永远铭记拉齐尼大哥的英勇事迹,将他无私奉献的精神发扬光大。”[详细]
在第八届全国道德模范名单中,一个熟悉的名字赫然在列——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地区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提孜那甫乡提孜那甫村原护边员拉齐尼·巴依卡。今年1月4日,他奋不顾身踏上冰面,勇救落水孩童。这一见义勇为的英雄壮举,让他的生命永远定格在了41岁。[详细]
和严寒一起袭来的,是拉齐尼·巴依卡牺牲的噩耗。拉齐尼·巴依卡是新疆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塔吉克族护边员。这一天,正在喀什大学参加培训的他,为救一名落水儿童英勇牺牲。一周前,他还兴高采烈地上街买了一套崭新的民族服装。作为全国人大代表,这是为两个月后去北京参加两会准备的。而这次在喀什大学参加汉语培训,也是为了在两会中克服语言障碍,更好地履行人大代表的职责。令人心痛的是,这套崭新的服装,却永远地失去了它的主人……[详细]
2021年1月4日,在喀什大学学习的拉齐尼,为解救落入冰窟的儿童,不幸牺牲,年仅41岁。中宣部追授他“时代楷模”称号。而在拉齐尼生前,他守边护边的动人事迹已经在帕米尔高原上流传。2004年,拉齐尼接过父亲巴依卡的“接力棒”,成为家里的第三代护边员。 [详细]
6月29日清晨,帕米尔高原。崇山峻岭间,护边员列队前行,开始一天的巡边工作。翻雪山、蹚河水,擦拭屹立于此的每一块界碑……在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提孜那甫乡提孜那甫村原护边员拉齐尼·巴依卡离开的日子里,护边员们继续着他守卫边境、守护百姓安宁的护边事业。[详细]
以生命赴使命,用挚爱护苍生,拉齐尼用实际行动践行了共产党员“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的誓言,用生命谱写了“把人民利益高高举过头顶”的英雄赞歌。[详细]
9月6日10时,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拉齐尼小学,伴随着这首脍炙人口的歌曲——《花儿为什么这样红》,这所高原小学新学期第一课开课了。[详细]
望着挂在家中的那套新西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地区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提孜那甫乡提孜那甫村护边员拉齐尼 · 巴依卡的家人泪水满面。要是往年,这时的拉齐尼 · 巴依卡已经带着他在基层工作调研所得,踏上了去北京参加全国两会的路程。如今,他已长眠在帕米尔高原,守护着他魂牵梦绕的边防线。[详细]
为纪念“时代楷模”拉齐尼·巴依卡,近日,喀什大学党委出台系列举措,号召全校师生铭记英雄,向英雄学习。1月4日,在喀什大学参加培训的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护边员拉齐尼·巴依卡,为解救落入人工湖冰窟的儿童,不幸英勇牺牲,年仅41岁。 拉齐尼·巴依卡生前是全国人大代表,曾荣获“全国劳动模范”“全国爱国拥军模范”等荣誉称号。3月3日,中共中央宣传部追授拉齐尼·巴依卡“时代楷模”称号。[详细]
近日,新疆塔城边境管理支队博孜达克边境派出所为辖区学校送去一堂生动的爱国宣传教育课,课堂上,民警动情地讲述了时代楷模拉齐尼·巴依卡为救助落水孩童而牺牲自己生命的英雄事迹,伟大的爱国情怀及其甘于牺牲奉献的精神使很多学生感动落泪。[详细]
3月12日,为广泛深入学习宣传已故全国人大代表、“时代楷模”拉齐尼·巴依卡同志的先进事迹、崇高精神,用文艺的形式再现拉齐尼·巴依卡同志的光辉事迹和英雄形象,由国内知名词曲作家良朋、孟文豪携手创作、著名新疆籍歌手塔斯肯演唱的歌曲《雄鹰飞过帕米尔》MV在网络上发布,同时登录腾讯、新浪、网易、搜狐等各大媒体平台,短短几天,便在全社会引起广泛反响。[详细]
10月9日,根据拉齐尼·巴依卡事迹改编的电影《花儿为什么这样红》在乌鲁木齐市首映,重现了“时代楷模”拉齐尼·巴依卡一家三代在帕米尔高原戍边的故事。[详细]
为广泛深入学习宣传已故全国人大代表、“时代楷模”拉齐尼·巴依卡同志的先进事迹、崇高精神、用文艺的形式再现拉齐尼·巴依卡同志的光辉事迹和英雄形象,弘扬新时代主旋律,在全社会掀起崇尚英雄、争做英雄的社会热潮,自治区党委宣传部约请国内知名词曲作家良朋、孟文豪携手创作歌曲《雄鹰飞过帕米尔》,由著名新疆籍歌手塔斯肯演唱。[详细]
日前,第八届全国道德模范评选表彰活动组委会审核确定了由各地和军队系统推荐的包括助人为乐、见义勇为、诚实守信、敬业奉献、孝老爱亲等5类322名全国道德模范候选人。下面来看今天(8月9日)的全国道德模范候选人展播。[详细]
雄鹰飞过帕米尔,飞越茫茫边境线,守护头顶这片蓝天,你的爱从未走远……”15日,乌鲁木齐航空“学习强国”主题航班机舱里,歌曲《雄鹰飞过帕米尔》动人心弦……[详细]
4月4日,清明节。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提孜那甫乡提孜那甫村,拉齐尼·巴依卡烈士墓地庄严肃穆,喀什大学师生代表来到这里向烈士敬献花篮,追思逝去的“帕米尔雄鹰”。[详细]
险段、陡坡、宿营点、防狼……常年在帕米尔高原巡边,拉齐尼·巴依卡练就了一身本领。然而纵使有十八般武艺,每日穿梭于雪山冰河间,也难免会遇到意想不到的危险。“这些年,拉齐尼·巴依卡仅是受严重的伤,就有十几次。”3月18日,护边员吐尔迪·卡比力回忆起这位曾经朝夕相处的战友,感慨不已,“但这些伤对他来说,似乎是轻伤。他永远不下‘火线’,就像铁人一般。”[详细]
3月15日,帕米尔高原晨曦微亮,寒风呼啸的峡谷间,10余名护边员已列好队,整装待发。“出发!”随着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提孜那甫边境派出所副所长阿布都贾米·龙吉克的一声口令,一天的巡边任务正式开始。巡逻路上,阿布都贾米·龙吉克总会提前给大家说清楚前方的地形,以保证所有人的安全——正如他的“老班长”拉齐尼·巴依卡那样。“这山里的千沟万壑,以前都是老班长领我们走。”阿布都贾米·龙吉克说。2002年,阿布都贾米·龙吉克入伍,早他一年入伍的拉齐尼·巴依卡是他的班长。[详细]
记者从自治区总工会获悉:日前,自治区总工会下发《在全区各族职工中开展“向全国劳动模范拉齐尼 · 巴依卡同志学习,争做新时代奋斗者”活动的通知》,号召全区各族职工深入学习拉齐尼 · 巴依卡同志的先进事迹和崇高精神。[详细]
3月5日,在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首场“代表通道”上,全国人大代表木沙江·努尔墩回忆起勇救落水儿童的“时代楷模”——拉齐尼·巴依卡,动情地说:拉齐尼作为一名塔吉克族全国人大代表,多年来,走访了多个农牧民区,提出了改善护边员养老、医疗、队伍建设等方面的建议。牺牲前,他还说今年两会上要更好地为民建言献策、履职尽责,计划在改善护边员医疗条件方面提出建议。[详细]
在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首场“代表通道”中,有这样一幕令人动容:当谈到和拉齐尼·巴依卡勇救落水儿童时,木沙江·奴尔敦哽咽了。他俩都是来自新疆的全国人大代表,在两个月前的救人过程中,拉齐尼·巴依卡把生的希望留给了别人,自己却坠入冰窟,英勇牺牲。[详细]
3月3日,中共中央宣传部追授拉齐尼·巴依卡“时代楷模”称号。我区广大干部群众通过各种途径,收看中央电视台拉齐尼·巴依卡同志“时代楷模”发布仪式,深切缅怀拉齐尼·巴依卡,学习他的感人事迹和精神。大家纷纷表示,要以拉齐尼·巴依卡为榜样,传承他爱国护边、推动民族团结进步、舍己救人的精神,接续奋斗、勇往直前,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以优异成绩迎接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详细]
3月1日,一场大雪过后,乌鲁木齐寒气袭人,即将赴北京出席全国两会的全国人大代表麦麦提·居马和木沙江·努尔墩聚在一起,回想起他们的好同志拉齐尼·巴依卡,不禁哽咽……拉齐尼生前是新疆喀什地区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提孜那甫乡护边员,也是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1月4日,他为抢救一名落入冰窟的儿童英勇牺牲,生命定格在41岁。[详细]
白发人送黑发人,悲痛涌动心中。说起拉齐尼,巴依卡几度哽咽:“元旦那天,拉齐尼还给我买了一双新棉鞋和一件新棉衣。”红其拉甫边防连官兵们也不愿意相信,不久前还和他们一起巡逻的拉齐尼大叔走了,走得那么匆忙。[详细]
3月1日,一场大雪过后,乌鲁木齐寒气袭人,即将赴北京出席全国两会的全国人大代表麦麦提·居马和木沙江·努尔墩聚在一起,回想起他们的好同志拉齐尼·巴依卡,不禁哽咽……拉齐尼生前是新疆喀什地区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提孜那甫乡护边员,也是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1月4日,他为抢救一名落入冰窟的儿童英勇牺牲,生命定格在41岁。[详细]
生命的托举成了红其拉甫边防连护边员拉齐尼·巴依卡留给这个世界最后的姿态。“来人啊!救救孩子!”2021年1月4日中午,一名儿童掉入喀什大学校内人工湖的冰窟,拉齐尼·巴依卡奋不顾身,踏上冰面,施以援手。就在他快要拉住孩子的瞬间,冰面破碎。拉齐尼·巴依卡掉入刺骨的湖水。他用冻僵的身体和所有的气力托起孩子,坚持了漫长的十分钟……[详细]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为什么这样红。哎——哎——红得好像燃烧的火,它象征着……”这首由塔吉克族民歌改编而来的《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是护边员拉齐尼·巴依卡生前最爱的歌曲之一。2021年1月4日,拉齐尼勇救落水男童不幸牺牲。近日,自治区人民政府评定拉齐尼·巴依卡同志为烈士。[详细]
“他是我人生的偶像。”他的孩子拉迪尔·拉齐尼说。“他是我学习的榜样,是我的挚友。”与他一同学习的木沙江·努尔墩说。“他是一名优秀的全国人大代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地区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人大常委会主任阿力甫·木沙说。人们称他是“帕米尔雄鹰”。鹰,是塔吉克族的图腾,他们认为鹰是英雄和正义的化身。[详细]
这辈子要一直做一名不穿军装的边防战士,永远守好祖国的边境线……”这是拉齐尼生前常说的一句话。他们一家三代为国戍边的故事在天山南北传扬。1949年12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红其拉甫边防连在帕米尔高原上成立。雪崩、滑坡和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在这里是家常便饭。如果没有经验丰富的向导,巡逻队将寸步难行。拉齐尼的爷爷凯力迪别克·迪力达尔自告奋勇担任向导,并主动和边防军人一起护边。拉齐尼一家三代接力守边的故事由此拉开序幕。[详细]
回忆起拉齐尼 · 巴依卡,人们说:“别人有困难,他肯定是第一个发现并伸出援手”“他总是默默帮助他人”“他救了我母亲的命”“他不仅是英雄,也是好兄弟”“我想跟他一样温暖别人,什么事都为别人着想”……[详细]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为什么这样红。红得好像燃烧的火,它象征着纯洁的友谊和爱情……”20世纪60年代,一首塔吉克族民歌《花儿为什么这样红》随着电影《冰山上的来客》红遍大江南北。2021年1月4日,新疆喀什的塔吉克族护边员拉齐尼 · 巴依卡(以下简称“拉齐尼”)在冰湖里托举起落水儿童,自己则沉入湖底。世人再一次将目光投向帕米尔高原上的守边人,记住了拉齐尼和他一家三代的护边故事。[详细]
拉齐尼·巴依卡是全国人大代表、全国劳动模范、全国爱国拥军模范,他家三代人都是护边员,接力在帕米尔高原上戍卫边疆。拉齐尼·巴依卡微信朋友圈最后一条信息,是他自己创作的诗歌《南湖》:南湖红色的光照亮帕米尔高原/在晨曦中/我祖父凯力迪别克露出笑颜……他视巡边为自己义不容辞的职责和担当/祖父这种精神是我家的一盏明灯……[详细]
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坐落在连绵起伏的帕米尔高原。大山深处,分布着很多通往边境的山口,这些山口是护边巡逻的重点区域,也是拉齐尼·巴依卡生前最牵挂的地方。16年来,他以钢铁般的意志,日夜行走在冰峰雪岭间,成了一名不穿军装的战士,守卫着这片净土。英雄长眠,正气永存。雪山为证。[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