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是第 153879 位参与祭扫的人

清明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扫墓俗称上坟,祭祀死者的一种活动。汉族和一些少数民族大多都是在清明节扫墓。
  按照旧的习俗,扫墓时,人们要携带酒食果品、纸钱等物品到墓地,将食物供祭在亲人墓前,再将纸钱焚化,为坟墓培上新土,折几枝嫩绿的新枝插在坟上,然后叩头行礼祭拜,最后吃掉酒食回家。唐代诗人杜牧的诗《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写出了清明节的特殊气氛。
  清明节,又叫踏青节,按阳历来说,它是在每年的4月4日至6日之间,正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绿的时节,也正是人们春游(古代叫踏青)的好时候,所以古人有清明踏青,并开展一系列体育活动的的习俗。

蹴鞠
  鞠是一种皮球,球皮用皮革做成,球内用毛塞紧。蹴鞠,就是用足去踢球。这是古代清明节时人们喜爱的一种游戏。相传是黄帝发明的,最初目的是用来训练武士。
  踏青
  又叫春游。古时叫探春、寻春等。三月清明,春回大地,自然界到处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正是郊游的大好时光。我国民间长期保持着清明踏青的习惯。
  植树
  清明前后,春阳照临,春雨飞洒,种植树苗成活率高,成长快。因此,自古以来,我国就有清明植树的习惯。

        《清明》(唐)杜牧                 《寒食》(唐)韩翃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苏堤清明即事》(宋)吴惟信      《送陈秀才还沙上省墓》(明)高启
     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     满衣血泪与尘埃,乱后还乡亦可哀。
     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     风雨梨花寒食过,几家墳上子孙来?
 

由于寒食节与清明节合二为一的关系,一些地方还保留着清明节吃冷食的习惯。在山东,即墨吃鸡蛋和冷饽饽,莱阳、招远、长岛吃鸡蛋和冷高粱米饭,据说不这样的话就会遭冰雹。泰安吃冷煎饼卷生苦菜,据说吃了眼睛明亮。晋中一带还保留着清明前一日禁火的习惯。
  很多地方在完成祭祀仪式后,将祭祀食品分吃。晋南人过清明时,习惯用白面蒸大馍,中间夹有核桃、枣儿、豆子,外面盘成龙形,龙身中间扎一个鸡蛋,名为“子福”。要蒸一个很大的总“子福”,象征全家团圆幸福。上坟时,将总“子福”献给祖灵,扫墓完毕后全家分食之。

每年4月初,春风又绿了伊犁河谷,在杏花沟朝阳的山坡上,一片片、一丛丛的杏花率先绽放笑脸,秀色夺人,映衬着新绿的山坡,构成了一幅奇丽的塞外春光图。
  随着春色渐浓,吐尔根杏花沟渐渐进入最美的时段。4月中旬是最佳观赏期。这时,漫山遍野的杏花都开了,一片片、一丛丛,层层叠叠散落在绿色的山坡上、山谷间、小河旁、田野边,甚至牧民的毡房旁,开得热烈、随性、优雅、绚烂,又大气磅礴,令人惊叹。吐尔根杏花的美,是天然去雕饰的自然美。白色、粉色、淡粉、紫色和淡紫色的杏花融汇成了缤纷浩荡的花海,如云霞般明丽,如诗如画,让慕名而来的游客沉醉忘了归途。


监制:李秋瑾 董长洪     策划:杨刚     统筹:罗玲     设计/编辑:赵静     交互设计/网页制作:时雷